本网讯(记者 田钰琳)5月17日,由贵州省委组织部、贵州省委党校主办,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承办的第三十二期“贵州省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在孔学堂举行。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守奎带来题为《与汉字相关的若干重大问题》的讲座,贵州近400名厅、处级干部参与听讲。
第32期贵州省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举行
汉字是唯一使用至今的古典表意字,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现象。那么为什么中国人能使用汉字延续至今呢?带着这一问题,李守奎教授引经据典,从汉字与中华文明、汉字的独特性、汉字与中华民族三个方面讲述了汉字的起源,总结了汉字的特性和功能,解读了汉字文化及其价值。
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守奎带来题为《与汉字相关的若干重大问题》的讲座
李守奎教授认为,从古代的“敬字如神”到十九世纪末对汉字的质疑和批判,再到今天我们对汉字的重新认识,汉字与中华文明、汉字与中国历史、汉字与中华民族等重大问题受到关切。回溯汉字的历史和发展,他进一步指出,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因。中国不是没有能力创造拼音文字,而是汉字有其独特结构和功能,对国家统一性和民族凝聚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讲座现场
据了解,“贵州省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自2016年3月4日开班以来,已累计举办31期,计有8000余名领导干部参加,受到广大领导干部好评。该讲座以突出治国理政能力建设为主题,选题融汇古今中外,内容涉及历史、哲学、文学、法律等,是面向贵州省领导干部举办的高端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