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读山水·浪漫七夕”孔学堂第36期溪山书会走进鹿冲关森林公园文澜院

2022-08-05 17:14:00 来源 孔学堂微信公众号

  8月4日上午,鹿冲关森林公园里满目苍翠,文澜院中书声朗朗。孔学堂第36期溪山书会“云读山水·浪漫七夕”活动在这里拉开帷幕。此次活动,由孔学堂图书馆、贵州省图书馆、贵阳市少儿图书馆等单位联合举办,同时也是孔学堂溪山书会首次走进景区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

  观众们一大早就来到文澜院参加活动

  据了解,文澜院建于鹿冲关森林公园地母洞藏书库遗址旁。抗战时期,在烽火狼烟中,为避战火,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140箱库书曾秘密转运,横跨2000多公里,辗转运抵贵阳,在地母洞秘藏5年零8个月,书写了一曲“保护典籍、守护文脉”的动人故事。同时,这批地母洞藏书也成为中华民族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实物证据之一。

  本期溪山书会,选择在这样一个充满历史记忆的地方举行,是希望在欢庆七夕佳节的同时,呼吁大众不要忘记先辈们追求民族独立、浴血抗争的悲壮历史,并永远将“传承文脉”的使命刻进我们的基因深处。

  讲完了地母洞,再回到我们的书会现场。

  现场观众体验古籍拓片互动

  活动中,古籍拓片互动、诗词闯关等互动环节吸引了观众们的积极参与。

  为了引导大众更直观、更轻松地走近古籍经典,本次拓片互动选取了省图书馆镇馆之宝——明代《八阵合变图》的部分图案以及赵孟頫的书法碑刻进行体验。这种“手纸触摸”的方式,给现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手纸触摸”的古籍拓片体验,给现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拓片体验,半个小时才拓好一张图,手特别酸,墨色也拍得不太均匀,但很有成就感。”市民赵先生说。

  诗词闯关游戏,以中国的四大雅戏“花、鸟、鱼、虫”为主题,带领现场观众以游戏闯关的形式,互动吟诵《初春小雨》《清明》《小池》《秋夕》《江雪》等古诗经典。

  小朋友参加诗歌闯关游戏

  悠悠中华,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当诵读起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时,现场的观众也循着古诗的韵与美,一同跨越千年经典,走过春夏秋冬,走近了那些藏在二十四节气中的山水风物和诗词华章。

  闯关成功的市民喜获国学新书奖品

  “活动策划得非常好,闯关中的诗歌都是结合二十四节气选取的,感觉很有创意。”在囯企工作的赵女士平时就很喜欢传统文化,这次特意来参加了活动。

  “我喜欢《稚子弄冰》这首诗,它描写了儿童玩冰的场景,非常有趣!”就读于五年级的学生方迎菊说。这次活动,方迎菊带着妹妹一起玩拓写、闯关诗词游戏,玩得不亦乐乎。最后,两人都成功通关,赢得了孔学堂图书馆精心准备的奖品——《中华传统美德经典选读》图书和精美书签。

  有了游戏、互动,当然也少不了精彩演出

  琵琶独奏《美丽的神话》

  古典双人舞《情缘》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演出首次将贵州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等少数民族元素融入到《诗经》中,以侗族大歌演绎《鹿鸣》,以布依族元素吟唱《子衿》,用苗族方式歌唱《桃夭》……这种创新融合的吟诵方式,带给观众耳目一新之感,既展现了《诗经》的经典之美,又传达了贵州的文化特色,不失为一种融合经典与地域的积极尝试。

  以布依族元素吟唱的《子衿》

  以侗族大歌演绎《鹿鸣》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活动在合唱《木瓜》中落下帷幕。此次活动,是孔学堂公共文化服务进景区暨全民阅读进景区系列活动之一。未来,随着更多此类活动的举办,孔学堂的公共文化服务和全民阅读服务也将不断延伸,走进更多的景区、社区、学校以及社会的各个场域,用书香之美描绘多彩贵州的文化之美!

  作者/任玉梅 摄影/倪少环 陈顺明

  • 编辑: 何婕
  • 统筹:
  • 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