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由贵州省委组织部、贵州省委党校主办,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承办的第三十三期“贵州省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在孔学堂举行。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林岩带来题为《传统中国的成功阶梯——清朝的读书人与科举考试》的讲座,贵州400名新进公务员参与听讲。
第三十三期“贵州省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举行
科举是指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方式。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度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那么,科举为什么能在中国存在上千年之久?为什么西方人又将科举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呢?对于传统中国的读书人而言,科举到底又意味着什么呢?此次讲座,林岩教授结合具体事例和文学作品中关于科举的描写,以清代科举考试为样本,解读了中国科举制度对古代中国人才选拔、社会阶层流动以及古代读书人个人命运的影响和作用。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林岩
“林岩教授指出,自唐以来,竞争性的科举考试的永久性制度化,已深深地改变社会现实。科举成为传统中国社会最主要的上升通道,也给予了底层老百姓寻求上升空间的希望。通过对科举制度的反思,不仅是让我们从更客观理性的视角看待科举制度,对今天我们教育制度的制定、教育资源的公正分配等问题也有借鉴意义。”
讲座现场
据了解,“贵州省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自2016年3月4日开班以来,已累计举办33期,计有15000余名领导干部参加,受到广大领导干部好评。该讲座以突出治国理政能力建设为主题,选题融汇古今中外,内容涉及历史、哲学、文学、法律等,是面向贵州省领导干部举办的高端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