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书会,一期一会;以文会友,呼朋引类。
苏北讲汪曾祺,有个先天的优势,他扎扎实实跟汪先生有过八九年的交道,登堂入室,几乎混成了汪家的一份子。
我认识苏北,是在二零二零年,恰逢汪先生的百岁诞辰,鄙人供职的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打算做一次纪念活动,特地到汪先生的老家高邮出差,希望得到汪家后人的许可。
苏北也在高邮,每天晚上,都跟杨早、李建新二兄到我房间大侃特侃,畅聊甚得。我们三个都比他小得多,却以开涮苏北为乐,他老兄为老不尊,完全不以为意。
其中一个被我们反复捉弄的“梗”,就是苏北兄到处号称的所谓“天下第一汪迷”。读他的书,还真有点名不虚传的意思,据说,苏北二十岁时,读到汪先生的小说,倾倒不已,曾将《晚饭花集》抄满四大个笔记本,一九八八年即只身一人访高邮,“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人:汪曾祺;一本书:《晚饭花集》”。
的确够痴迷。
到了次年,苏北便有幸结识汪先生,且过往甚密,就冲这个,我便羡慕不已。苏北写汪先生的书之所以值得读,主要就是“忆”的部分,毕竟亲炙日久,加之作者有心,记录下汪先生不少颇有意思的故事,爱读汪文者,从中也能有所收获。
离开高邮前一晚,我们几个聊到兴起,还在苏北所写的《忆·读汪曾祺》一书的扉页上,各题一段文字,以为纪念,其中就有我撰来调侃苏北兄的一副对联:“苏北无双名士,天下第一汪迷。”
杨早兄则写了两句诗踏谑苏北说,“我本天长犬,隔湖吠汪仙”。
两个月后,孔学堂举办了汪曾祺诞辰一百周年的纪念活动,他们几位都在受邀之列,一时兴起,续成十五韵以奉曰:
君本天长犬,隔湖吠汪仙。
天天汪汪叫,诚意绝可怜。
追随逾卅载,文字与缠绵。
鲁院读两月,得鱼未忘筌。
怀揣作家梦,态度何精虔。
汪书手一卷,誊抄指生胼。
汪公识一面,羡君有宿缘。
汪家时一至,闻道饭桌边。
汪学第一代,核心比金坚。
汪迷头一号,自封成官宣。
世事本苍狗,人生则泥燕。
著书早过胫,岁月不唐捐。
秋霜已上鬓,眼袋大如拳。
吃过咸鸭蛋,溪山且息肩。
饮我茶一碗,坐得夜无眠。
苏北兄虽是前辈,但气度大,不仅不生气,还乐呵呵地自己毛笔抄好了发在微信上,说什么“之江吾兄臭俺,抄之以还牙”。臭者,臭味相投也。
七月十五日,本周六下午三点,孔学堂图书馆“溪山书会”第四十四期,会在也闲书店举办一场新书发布兼分享会,两本书都是苏北的新作,《忆汪十记 读汪十记》以及《湖东汪曾祺》,听听苏北如何跟汪先生“臭味相投”的往事。
我是很期待。
——周之江 / 文
本期嘉宾苏北,安徽天长人,作家、多年致力于汪曾祺研究,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副主席,安徽大学兼职教授。著有苏北作品精品集(六卷),包括小说集《秘密花园》、散文集《城市的气味》《呼吸的墨迹》;回忆性著述《忆·读汪曾祺》、《汪曾祺闲话》等。主编《汪曾祺早期逸文》《四时佳兴:汪曾祺书画集》《我们的汪曾祺》《汪曾祺草木虫鱼散文》和《汪曾祺少儿阅读丛书》等。曾获安徽文学奖(政府奖)、第三届汪曾祺文学奖金奖、《小说月报》第12届百花奖入围作品等多种奖项。
通过以上的简介以及其作品,我们会发现苏北先生简直是研究汪曾祺的发烧友,是个彻头彻尾的“汪迷”。也正是因为苏北对汪曾祺的执着与热爱,才有了这些优秀著作。
我们诚邀广大书友报名参加这场书会,亲自来到现场来感知一个文学家的创作态度,一个生活家的赤忱之心,与作家互动交流,并有机会抽奖获得作者签名赠书,这么好的机会,一定不要错过。本次书会因场地有限,参加名额先报先得,报完即止,所以,赶快打电话报名参加吧!
-活动信息-
-报名热线-
0851-86981570
(7月13日——14日,9:30-17:00)
-书会时间-
7月15日(周六)
下午15:00--17:00
-活动地点-
也闲书局(贵州文史馆旁)
-分享嘉宾-
苏北(著名作家)
-主持人-
周之江
(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