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贵阳孔学堂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强基础、补短板、抓创新、促融合,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以党建统领各项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思想建设,提升党性修养
(一)以学为基,强化理论武装。为高质量、高标准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孔学堂组织开展了系列活动。3月25日,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党委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和“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喜迎建党百年”专题教育动员大会;7月1日,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收看中共中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11月15日,组织召开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专题学习会议,第一时间向党员领导干部传达全会精神。2021年7月以来,共组织开展“七一”重要讲话专题集中学习研讨6次,班子成员完成专题党课6次、专题宣讲6次。
孔学堂始终坚持把学习理论当成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坚持学思结合,入脑入心,把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二)以责为先,强化自我监督。根据十届中共贵阳市委第十轮巡察第三巡察组对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党委的巡察意见,孔学堂党委立即成立巡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整改措施106条。截至目前,相关问题已整改完成。
为深入开展干部队伍作风突出问题整肃工作,2021年6月至8月孔学堂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干部队伍作风突出问题整肃专项工作。通过开展“大约谈”、“大调研”、“大自查”活动,切实帮助干部职工进一步严明组织纪律性、增强工作责任感、提升工作执行力。
二、发挥党建引领,推动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孔学堂认真贯彻落实贻琴书记、炳军省长对孔学堂建设的指示批示精神,着力聚焦教化、研修、传播三大功能发挥,全年共开展各类线上线下公益文化活动320余场,传播覆盖超5000万人次,为传播传统文化、提升群众文化自觉自信和增强贵州文化影响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开展党史公益讲座,赓续红色血脉。2021年孔学堂特别推出了分别以“我们的国歌”、“遵义会议精神与贵州红色文化”、“看经典电影溯百年党史”、“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为主题的5场党史专题系列讲座,引导广大市民对党和国家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清晰感受到百年党史丰富的经验启示和精神力量。每场讲座座无虚席,现场氛围热烈,学史热情高涨。
在这一年,孔学堂全新制作整理并推送讲座音视频,实现了线上听讲座的日常化。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全社会提供了更优质、更丰富、更系统的理论学习资源。使市民能够通过音频、视频等形式随时随地学习党史、强信念。
(二)举办“孔学堂四礼”,激励少年奋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孔学堂将红色教育融入“成人礼”、“开笔礼”活动中,以实践活动让红色文化入脑入心。“成人礼”的打造在往年的基础上,强化“家国担当”“爱党爱国”的红色主题,来自贵阳市清华中学近600余名莘莘学子唱响《少年》与《我爱你中国》;“开笔礼”活动中,以“童心向党继往开来”命名为此次活动的主题,将党史学习融入学业的启蒙阶段,为学途注入爱国主义底色。
两场线下实践活动,不仅激励着莘莘学子学习和传承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砥砺奋发、初心不改的拼搏精神。同时,也通过这样的形式,让青年一代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不懈努力、接续奋斗。
(三)召开学术会议论坛,凝聚奋进力量。为积极打造学术阵地和交流平台,2021年孔学堂成功举办了共产党人的“心学”理论座谈会等一系列高端论坛,与光明日报社合办“孔学堂四季论辩大会”,与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极大地提升了孔学堂的影响力。编纂出版《阳明学研究年鉴》《阳明学研究》,参与投资拍摄纪录片《王阳明》并在央视10套播出,反响热烈。
(四)创新全媒体传播方式,共享文化成果。2021年,孔学堂网站发布各类报道2000余条,微信公众号报道1200余条,在动静、天眼等客户端消息总浏览量达1000余万人次。4月,孔学堂微信公众号荣获由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等机构联合举办的第五届“大众最喜爱的阅读新媒体号”称号。通过丰富传播内容,创新传播方式,加强传播制度建设,进一步实现了让更多人分享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