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2024孔学堂溪山琴社古琴公益课程研修班开班仪式在孔学堂举行,10名学员在此开启为期半年的古琴课程研习。
自招募信息发布以来,众多热爱古琴及传统文化的市民纷纷踊跃报名。经过严格筛选,最终10名具有一定古琴基础的市民脱颖而出,成为本次研修班的幸运学员。
开班仪式上,孔学堂研修部部长龙华对学员们寄予厚望,提出“以恒”“得法”“真爱”“创新”四点期待,希望大家学有所获。在简短的仪式过后,孔学堂溪山琴社古琴公益课程研修班正式开班。
孔学堂溪山琴社由贵州省古琴学会会长吴若杰、贵州省古琴学会常务理事陈应江两位老师亲自授课,向学员们传授古琴技法与古琴艺术赏析。陈应江老师首先介绍了本次课程会注重基础指法和基础琴曲等基本功练习,让大家能够在正确的前提下练琴,并在此过程中打牢基础。每节课上,他将针对所学乐曲中较为难的部分逐句带弹。另外,还会针对学员们遇到的难点逐一进行讲解。他相信,经过系统学习,学员们能够顺畅弹奏《阳关三叠》这样中级水平的乐曲。
古琴贯众乐之长,统大雅之尊。吴若杰会长希望学员们能通过古琴了解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希望学员积极练习,溪山琴社将在学习期间举办小型雅集活动,检验、展示大家的学习成果。
34岁的毛莎莎曾学习了一年古琴课程,想要在技艺上精进,于是报名了此次课程,她说:“我本身很喜欢传统文化,想要在古琴上更进一步,也想在学习中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孔学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不错的平台。”
谢必金是位学了两三年的琴友,也是孔学堂的忠实粉丝,他对未来的课程饱含期待:“古琴的旋律让人觉得很惬意,希望在这个课程里能学到边弹边唱的程度。”
据了解,贵阳孔学堂自2012年9月落成以来,便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己任。作为孔学堂的重要文化载体,2015年孔学堂溪山琴社正式成立,现有社员30余名,致力于保护与传承古琴艺术,弘扬传播古琴文化。多年来,溪山琴社深入研学传统古琴经典曲目,并积极创作古琴新曲,多次成功举办古琴文化讲座、赏析、雅集、户外古琴体验活动等,不仅得到了业内专家和观众的广泛赞誉,也为“爽爽贵阳”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有效提升了孔学堂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舒锐/文 张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