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李广宇兄,算是以书结缘的朋友。
七八年前,读到他那本《香港寻书》,我在微信朋友圈里写了这么一段文字,“作者本职是法官,看得出是爱书人,借在港进修之机,到处访寻,收获不少,记录下来,辑为是册。心情稍闲,一晚上便读完了。此君推崇叶灵凤,写过传记,香江访书,不时会点到一笔。几时有机会再去香港,可以携此书按图索骥”。
我们有共同的朋友,还有共同的冷门偏好叶灵凤。但直到上个月,才在成都见面。“天府书展”有一场广宇兄新书《南国红豆最相思》的分享会,主办方邀请我去做对谈嘉宾,当然求之不得。
广宇兄一看就是个周正人,但不是那种板正,温文中透出一点俏皮。我也终于算是把他的身份搞明白了,一辈子法律人,曾在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第四巡回法庭任职,出任过四年的最高法新闻发言人。
但他私底下有个文学情结,广宇兄大概算得上是叶灵凤最铁杆的“粉丝”,四十年来,孜孜不倦地追寻、发掘这位稍显冷门的宝藏作家。关于叶先生长期遭遇冷落的问题,广宇兄给出了两个理由。
第一个是因为“隔阂”。广宇兄说,叶灵凤在文艺界的活跃期,集中在上海、香港这两个地方,尤其是一九三八年移居香港后,直到一九七五年去世,将近四十年客居他乡。由于种种原因,内地读者不容易看到叶灵凤的文字,对他了解极少,又哪里谈得上喜爱。
另外一个理由是,鲁迅不止一次在文章中骂过叶灵凤,于是乎,在很长时间里,叶灵凤成为了不大受待见的人,遇冷也就顺理成章了。
我知道叶灵凤却很早,中学时代,就在父亲的书架上偶然找到薄薄一小本《能不忆江南》,一九八七年版,小开本,封面淡淡地印了水乡风景,清雅无比,封底售书印是“贵阳古籍书店”。初读至今,超过三十年,其间多次重读,每每如遇老友。
叶灵凤写作此书由来,在流寓香港后,始终没能叶落归根回到家乡江苏。桑榆晚景,不无鲈鱼莼菜之思。
上世纪六十年代后,香港与内地的交通交流逐渐频繁,市场上不时能见到老家吃食。叶先生买到吃后,口水化作乡思泪,抹泪落笔成文章,于是结集成书,取名《能不忆江南》,出自白居易的名句。
此书文字极其清淡含蓄,却掩不住作者一腔深情。好文章,重在有情怀有味道,而不是涂脂抹粉,博人眼球。我写过多年饮食专栏,不知道叶先生算不算得上是最早的启发者,但不管怎样,他笔下的意境,是我梦寐以求。
一九八八年,三联书店出版叶先生的三册《读书随笔》,惊艳四方,风靡一时,叶灵凤也被海内外读书界公认为现代书话大家。再后来,读到他研究收藏性学著作的两本《书淫艳异录》,博洽自在,益增仰慕。
十来年前,我又发现,叶先生发掘香港民俗、掌故、风物、历史的著作颇丰,居功至伟。说他是宝藏作家,绝非虚言。此外,叶灵凤还是优秀的画家,是中国最早的藏书票推广者,他的面相不仅多元,而且精微,在任何涉足到的领域都有不低的成就。
广宇兄的两本新著《南国红豆最相思》、《凤兮凤兮》,窃以为是他几十年来研究叶灵凤的重要学术成果。其实,研究叶灵凤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别的不说,光是搜寻著作,就难上加难。广宇兄写到,在香港的三十七年里,叶灵凤始终没有停止创作,发表了海量文字,生前也有部分结集出版,但这些全是一笔糊涂账。
回溯跟叶先生的结缘,是广宇兄在读到《读书随笔》后彻底入坑,但更多的其他作品,仍然只是闻名而无从见面。第一次淘到叶灵凤的著作,是一九九三年在纽约唐人街,买到《文艺随笔》《香港方物志》以及口袋本的香港史地三书,如获至宝。
广宇兄在《香港寻书》里讲到,本以为能把叶灵凤的著作一网打尽,谁知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有书店老板还直言,“你来晚了,那些书早都成文物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年累月觅书的结果,还是极其可观,广宇兄的收藏里,不仅有叶灵凤自己的著作或译著,还有他编辑、设计的书刊等等,甚至旁涉到相关的新文学时期和香港文坛各种书籍。
广宇兄跟我说过,繁忙的公务之余,偶有闲暇,在灯下翻阅,一点点探索叶灵凤的内心世界,是他最大的乐趣所在。
叶灵凤说过,“对于我,书是一个无言的伴侣。用着惨淡的心血换来的报酬,我都花费在书上。从每一册书上,我都可以隐遁我的灵魂”。广宇兄大概特别能体会这句话背后的深情,甚至,连他的微信名字都叫做“书虫”。
广宇兄直言,以“爱书家”自诩的叶灵凤,对古今中外的书籍涉猎极广,不停地藏书、买书、读书、写书贯穿了他的一生,他是一位真正的爱书家和藏书家,不是死守书籍的书奴。
这句话也可以送给广宇兄,他藏书的目的,也不是死守书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关于叶灵凤的收藏和研究,他就是不折不扣的第一人。二十年前,广宇兄就出版过一本迄今为止仍然是唯一的《叶灵凤传》。这位小众但宝藏的作家能够重归人们的视野,这位曾经遭遇误解的文人能够得以正名,广宇兄功不可没。
我隐隐然地觉得,叶灵凤先生假设泉下有知,也会欣慰于自己有这样一位素未谋面的后辈知己。
所谓“凤叶白鱼偷入夜,秋风红豆最相思”。
本周六,广宇兄携新著二种,并邀请到叶灵凤先生的女儿,前《大公报》主笔叶中敏女士,跟诸君共话叶灵凤。
具体的安排是这样——
1.“叶灵凤的写作与生活”对谈讲座
时间:09:30-12:00
地 点:孔学堂明德厅
主持人:周之江
对谈人:叶中敏
李广宇
2.“叶落香江 凤栖南国——《南国红豆最相思》《凤兮凤兮》”新书分享讲座
时间:15:00-17:00
地点:也闲书局
主持人:周之江
对谈人:李广宇
叶中敏
周之江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