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集赞获赠书|胡晓明教授与您共赏水墨之美

2024-08-14 11:30:56 来源 孔学堂微信公众号

8月12日,由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主办的《梦里家山——胡晓明水墨展》在孔学堂艺文馆开展。此次展览,展出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胡晓明个人作品55幅,展现了当代水墨艺术的独特魅力与深刻内涵,引领观众走进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艺术世界,感受诗画中的家山情怀与自然之美。借此契机,记者专访了胡晓明教授。以下内容为胡晓明教授受访实录。

获奖方式:即日起,关注贵阳孔学堂微信公众号与视频号,并在本视频留言后,截至8月23日17时,我们将选出20名留言点赞数量最高的幸运粉丝,赠送胡晓明教授亲笔签名书籍一本。(注:《花溪集》与《万川之月》任选一本)

图片图片

非常有幸,今天(8月12日)在孔学堂开办我个人的水墨作品展览。这个展览,它的重点是空间。就是家国、家山和我们的家园,也就是我讲到的梦里家山,它实际上有三层含义。

第一个含义就是我是贵阳人,对花溪的一山一水都是有情感的,在这里做这么一个展览,我是非常高兴的。所谓梦里家山,就是通过这样的一个作品来向贵州的山山水水和乡亲父老致敬。

当然,家山还有第二个含义,就是家国。最早的起心动念是在加拿大,就是去年中国在发大水的时候,我睡不着,然后起来就想念家乡,想念祖国。

第三个含义就是精神的家园,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的原乡,所以梦里家山其实有三层含义。因为我是写诗歌的,所以更多的有一个诗画结合。第一个板块就是叫做原乡旅梦。就是在世界各地旅行的时候,或者是在想念家山的时候,有这样的一些作品。而这一部分作品其实是重点,为什么呢?因为这个部分就是我前面所说到的家山。

第二个板块就是诗梦。因为一方面我是诗人,是写诗歌的。怎样把这个诗画结合起来,我会做一些探索,在形式上和在内容上怎么样去做,更重要的是内容上怎么样有诗歌的一种精神内涵。

第三个部分板块叫梦溪笔谈。其实就是讲的是花溪这一带,我们在这里一边游山玩水,驻园研修。一边把它的山山水水写成文字。

第四个板块叫梦笔生春。因为我第四个作品就开始涉及了春天的到来。有颜色了,春天就代表了希望。

最后一个作品叫意向山水,意向山水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的这个作品的特点,它是意向。因为孔学堂非常重要的是它有一个文脉,孔学堂的意义不仅仅是举行了什么展览,重要的是在中华文化的大的动脉当中,它的意义所在,它存在的位置。如何看待这个位置呢?我觉得有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王阳明在这里播下了文化的种子。

第二个阶段我觉得是明末清初的时候,贵州、四川来了一大批读书人,他们把文化的种子保留了下来。所以,贵州在那个时候是一个文化中心。也被学者陈寅恪评价为“黔贵”与“滇贵”是当时华夏文明的精神中心之所在。这个意义很重大。

第三个阶段就是抗战的时候,花溪建立了第一所大学,叫大夏大学,在今天贵州大学的校舍留下的房子,当时被称为叫集体的王阳明。

第四个阶段就要谈到孔学堂了。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孔学堂非常了不起。它是中华文明从中原到边疆到西南的第四次大的脉动。将来再过几十年,孔学堂一定会在中国文化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地位。因为没有任何一个省、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够吸引这么多海内外的优秀的学者在这里驻园、研修、讨论、讲座,做他们的题目,写他们的文章。久而久之,贵阳孔学堂就会由边缘成为文化的中心。

人物名片:

胡晓明,生于1955年8月,四川成都人,自幼在贵州贵阳长大,1977年就读于贵州民族大学中文系,1986年在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1990年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特聘访问教授。胡晓明在学术成就上卓越,著有《中国诗学之精神》《万川之月:中国山水诗的心灵境界》《诗与文化心灵》《江南文化诗学》《重建中国文学的思想世界》《中国文论九辩》等。

毛玉丹/文字整理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赵松/视频 

  • 编辑: 毛玉丹
  • 统筹: 汪东伟
  • 编审: 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