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为期十二天的鲁迅文学院贵州作家培训班暨第七届贵州省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已悄然过半。来自西藏的拉古,作为此次培训班的学员,欣然接受记者专访,分享了他在这次学习之旅中的收获。
谈及近期的采风活动,拉古回忆,此行探访了孔学堂、天眼小镇、牙舟小镇,贵州的文化底蕴和科技发展让他流连。“贵州的文友们非常热情,他们的关怀让我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拉古老师感慨地说。在返程途中,天空之桥景区的合影成为了难忘的瞬间,而那些不经意的瞬间,也成为了他创作中宝贵的素材和灵感源泉。
在文学创作的学习过程中,拉古收获颇丰。他深入学习了不同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并通过与其他创作者的交流互动拓宽了创作思路。老师霍俊明关于梦的经验与创作的分享尤其让他印象深刻。“同学们说起多彩的梦和单一的梦时,我回想起自己做过的那些梦,我在梦中变成牧场的王,赶着羊群在草原上奔马。”拉古说:“在以后的创作中,我想我会去书写梦中的牧场。”
拉古以民歌、散文、小说创作为主要方向,他坚信创作的灵感源自于个人对世界的敏锐观察和深刻体验。地域文化、历史故事、人物原型等丰富元素,都是他创作中的宝贵资源。在采风过程中,他善于运用重点观察和比较观察的方法,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火花,并将其巧妙地融入作品中。他强调,用具有鲜明辨识度的语言表达出典型元素,是创作成功的关键所在。
西藏和贵州都是中国少数民族聚集且拥有独特高原风光的地区,说起西藏与贵州在文化、风景、人文等方面的异同时,拉古老师表示,两地都以丰富的民族文化著称,但各有千秋。西藏以其壮丽的高原风光和深厚的藏传佛教文化吸引着世人的目光;而贵州则以其秀丽的山水风光和多彩的民族节庆著称。这些异同不仅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也让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记者 董容语/文 赵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