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2024(甲辰)年贵阳孔学堂开笔礼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走进马铃乡谷增小学,为近百名学子送上一份别开生面的文化“礼物”。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活动在谷增学子们朗朗的诵读声中拉开序幕,古朴的诗意与现场的庄重氛围相得益彰。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肖立斌向学子们寄予了“立志、成人、成才”的深切期望,鼓励学子们成为高尚、纯粹、有道德的人。他表示,孔学堂作为弘扬、传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让传统文化进乡村、进学校,也是让传统文化回归原点、回归本色。
读书识字,为启蒙之始。随着音乐起,学子们跟着老师的动作边唱歌谣边正衣冠,紧接着,学子们认真虔诚面向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像三行大揖礼,参与活动的嘉宾们为学子们一一点朱砂启智慧,寓意开启智慧之门。
随后,书法家杨伟勇先生亲自示范,指导学子们学写“人”字,一笔一划间,不仅是对汉字的学习,更是对做人道理的初步领悟。当学子们高高举起自己书写的“人”字卡时,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纯真无邪的笑容,那是对文化传承的喜悦。
此次活动,孔学堂还为谷增小学的学子们带来了崭新的校服、学习用品及“状元笔”,包括由贵州省孔学堂发展基金会募捐的180余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等国学经典读本。此外,贵阳城南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还捐赠了文具用品。
马铃乡党委书记唐家贵和谷增小学校长周大明纷纷对孔学堂的到来表示感谢。唐家贵说:“孔学堂从各个方面为乡里带来极大的帮助,非常感谢!”周大明说:“此次活动,孔学堂为学生们带来了学习用品和校服,我很感动,代表全校师生表示感谢!”
“开笔礼”作为“孔学堂四礼”之一,是少年儿童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谷增小学参礼学生邓柳兰是第一次参与这样的开笔礼仪式。她激动地说:“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感谢孔学堂为我们带来这样一场难忘的仪式。”
据了解,谷中村是孔学堂实施开展乡村振兴的帮扶对象,孔学堂不仅派选驻村干部助力该村振兴,还充分利用平台优势,为该村带来更多帮扶。今年8月,孔学堂联动媒体在谷中村开展了农特产品专场推广直播;中秋节期间,孔学堂在活动现场设置特色农产品销售点,进一步助力村民增收;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孔学堂也为谷中村带来专题报道,宣传谷中村的发展成就。下一步,孔学堂将充分利用文明广场的传播阵地,设立分会场,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振兴,有效推动乡村文化传承和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激发贵阳贵安乡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本次活动由中共贵阳市委宣传部、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贵阳市精神文明办主办,贵阳孔学堂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承办。
记者 舒锐/文 梁超/图 赵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