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中琪研究员讲述“《红楼梦》诗词曲赋”

2025-01-06 15:28:42 来源 贵阳孔学堂

1月4日上午09:30,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研究生导师、中国红楼梦学会执行秘书长石中琪研究员主讲孔学堂“古典小说”系列讲座(十),讲座主题为:“到处皆诗境 随时有物华——《红楼梦》诗词曲赋谈概”。贵州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贵州大学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员、贵州省红楼梦研究学会副会长赵永刚担任本次讲座的学术主持。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其诗词艺术不仅丰富了小说的文化内涵,也提升了其艺术品格。石中琪研究员通过对《红楼梦》中诗词的探讨,深入地剖析曹雪芹的文学才华及其诗词观,带领听众走进这部古典小说中蕴含的诗意世界。石老师对《红楼梦》中的诗词种类进行了详细介绍,从绝句、律诗到歌行、赋体,再到对联、酒令,这些诗词文备众体而各体兼工,不仅具有高度的文学价值,还紧密地融入了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塑造之中,成为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元素。石老师认为古典诗学世界中的《红楼梦》诗词殊非一流,可分为呈现在小说中的作者自己的诗作、参与叙事的诗谣、书中人物的诗词三大类,这些诗词注重立意新颖、情感真挚,不拘泥于传统的格律形式,而是根据小说的情节和人物性格进行巧妙的构思创作。在古典小说世界中,《红楼梦》的诗词更是独绝古今。与其他古代小说相比,《红楼梦》中的诗词不仅数量众多、质量上乘,而且与小说的情节、人物塑造紧密相连,形成了独特的叙事风格与审美体验。

石老师还对曹雪芹的诗才与诗学观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曹雪芹认为诗词应该立意新颖、情感真挚,不拘泥于传统的格律形式,而是要根据个人的情感思想进行自由的创作。这种诗词观不仅体现在他自己的诗词创作中,也深刻地影响了《红楼梦》中诗词的艺术风格与思想内涵。此外,石老师指出《红楼梦》中的诗意与诗境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曹雪芹通过以诗命名、以诗造境等手法,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和美感的世界。人物、景观、情节都融入了诗词的元素与意境之中,使得整个小说充满了诗意与美感。这种诗意世界的营造不仅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也提升了读者的审美体验与精神享受。最后,石老师强调了诗意地栖居的重要性,无论生活如何荒唐与无奈,我们仍然可以保持灵魂深处的诗意美好。这种诗意地栖居不仅是对生活的一种积极态度,也是对人性的一种深刻理解与尊重。  

赵永刚在讲座总结阶段认为,《红楼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经典名著,《红楼梦》所展示的有情之天下、有才之艺术、有趣之灵魂,我们悠游沉潜其中,可以润泽我们的生命,提升生命的境界,让生命焕发出有情、有才、有趣的充实美感与光辉气象。

本次讲座,听众反响热烈,普遍反应收获良多,既增长了学术知识,又获得了《红楼梦》诗词曲赋研究的方法启示,讲座在听众的热烈掌声中落下帷幕。


赵永刚/文

  • 编辑: 毛玉丹
  • 统筹: 侯绍华 李沅栗
  • 编审: 翟 佳 周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