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贵阳观山湖区文化馆内琴声悠扬,贵阳孔学堂溪山琴社以“春之韵”为主题,为广大古琴爱好者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传统文化盛宴。贵州省古琴学会会长、溪山琴社名誉社长吴若杰担任导览,带领观众走进古琴艺术的深邃世界,感受千年雅乐与现代创新的碰撞融合。
演出在古琴齐奏《神人颂》中拉开序幕,琴声清悦悠远,将观众带入上古先民“天人合一”的祭祀场景。随后,双人演奏经典名曲《流水》再现江河奔涌之象,引得台下屏息凝神;一曲《卧龙吟》则以弦歌相和的形式,演绎出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怆情怀,令观众动容。《不染》以吉他搭配古琴,将空灵的琴音与流行旋律交织,展现了古琴艺术的包容性与创新活力。
弦歌《凤求凰》与《渔翁》则通过吟唱与琴声的互动,还原了古代文人“抚琴而歌”的风雅意境;琴曲《酒狂》以跌宕的节奏再现魏晋名士阮籍的疏狂之态;《桃夭》则创新性地将《诗经》词句融入琴曲,轻快的旋律中透出春日的生机,呼应“春之韵”主题。演出尾声,琴社全体成员齐奏《阳关三叠》,观众沉浸在诗乐交融的意境中。
吴若杰在导览中介绍道:“古琴是文人音乐,属于综合性的艺术,具有包容的特点,它融合了哲学、文学、美学,包括书法、篆刻、天文、历法等,也是文人士大夫用来修身养性的乐器。”此次琴社的演出不仅有经典传统名曲,还有琴社原创作品,另外还加入了其他乐器的琴曲,吴若杰说“我们做了这些调整,希望能够从更丰富的角度让大家欣赏古琴音乐。”
本场古琴音乐会吸引了近80名市民参与。市民胡婷婷和女儿从清镇市特意赶来现场,欣赏完毕后,她说:“我曾经也学习过一段时间的古琴,古琴虽然只有七根弦,但是能千变万化,音调低沉稳重,今天带着孩子来也是希望培养她对音乐、对文化的兴趣。”
此次古琴音乐会展现了古琴艺术的传承脉络,并通过创新编排让古老琴音焕发时代光彩。观山湖区文化馆副研究馆员童娟表示,古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此次邀请孔学堂溪山琴社为市民带来古琴音乐会,主要是普及古琴知识,提高大家的审美水平。后续,观山湖区文化馆还将继续加强与孔学堂溪山琴社的合作,带来更多形式多样的古琴知识科普活动。
据了解,贵阳孔学堂作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于2015年成立了由孔学堂职工组成的孔学堂溪山琴社,现已有30多位成员。多年来,孔学堂溪山琴社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不但深入研学传统古琴经典曲目,同时创作、改编古琴新曲,积极参与孔学堂相关活动,多次成功举办古琴文化讲座、赏析、雅集、户外古琴体验活动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深受好评。
记者 舒锐/文 赵松/视频 杨才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