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主讲嘉宾刘强教授讲述阳明心学的渊源与根基

2025-07-14 09:40:39 来源 贵阳孔学堂

2025年7月12日,百家讲坛主讲嘉宾、同济大学教授刘强应邀主讲“溪山岳麓·大成心境”名家讲坛。本次讲座是贵阳孔学堂传统文化公益讲座的第1123场,主题为“阳明心学的渊源与根基”,由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汪洋担任学术主持。

图片

图片

刘强,字守中,别号有竹居主人;系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诗学研究中心主任;是孔学堂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世说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写作学会副会长,百家讲坛著名主讲嘉宾。他主要致力于中国诗学、魏晋文学的研究,同时在儒学研究与传播上,成就斐然,至今已出版《世说新语会评》《魏晋风流》《四书通讲》《大儒兵法》等三十余种著作,获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华东地区优秀古籍图书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讲座开始,刘强教授指出,当下“有心脏无心灵”的人越来越多,心与心脏不能完全画等号,心还是心性。他又引钱穆先生《略论中国宗教》一文,指出“三不朽”乃是言心,而心学之集大成,便是王阳明。

刘强教授认为,王阳明在《象山文集序》中对自己的学术渊源有过叙述,以陆九渊之学为孟子之学。其实,王阳明对自己学术的追溯不够究竟,应在孔子。接下来,刘强教授引经据典,从孔子的“心欲之辨”“仁欲之辨”“心仁之辨”“忠恕本于心”四方面展开孔子对心的阐释,并得出结论,孔子的仁学其实便是心学。

接下来,刘强教授讲述阳明心学的另一渊源——孟子仁学。他逻辑清晰地从“存心说”“养心说”“求心说”“同心说”“心之四端”分析孟子对心的讨论,指出孔子由“恕”道推出“性善”论,而孟子则正式提出“性善”,这是本,荀子“性恶”论则是末。孔子是心学的真正源头。

刘强教授还分析了朱陆心学之异同。与学界常谈的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不同,刘强教授援引很多朱、陆学术的原始文献,论述了朱熹之心学、陆九渊之理学,指出朱熹所论之心实已具本体之意义,朱子心学启发王阳明不少;而陆九渊之学虽以“发明本心”为旨归,但亦极重理;“朱陆异同”未可以“朱理陆心”视之。

图片

最后,刘强教授分析了阳明心学与实学。他从“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方面分析阳明心学,着重阐释其中的“实学”倾向,指出阳明心学并非凿空虚无之玄学,而是根深叶茂之实学。总之,阳明心学绝非空无依傍、标新立异,而是源自对经学的深入涵泳、对圣贤之道的本心觉悟,即是实实在在的“知行合一”之学。

讲座结束后,现场听众对刘强教授深入浅出、风趣幽默的讲演报以热烈、持续的掌声。接下来,听众还与刘强教授积极互动,提出听讲后的诸多疑问,刘强教授一一作了详细解答。

文/汪洋

  • 编辑: 张益豪
  • 统筹: 侯绍华 李沅栗
  • 编审: 翟 佳 周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