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学与世界”中德哲学对话
暨2025避暑季研修活动开幕式讲话
舒大刚
(2025年7月23日)
尊敬的各位省市领导、各位嘉宾,尊敬的中德两国专家学者,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盛夏筑城,群贤毕至。非常荣幸代表国际儒学联合会,在这承载着王阳明先生“龙场悟道”伟大精神遗产的贵阳孔学堂,与诸位共同见证2025孔学堂避暑季研修活动“中国心学与世界”中德哲学对话的盛大开幕。首先,请允许我向远道而来的德国、奥地利、韩国等国的学者朋友,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同仁嘉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精心策划、辛勤筹备本次活动的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及所有承办、协办单位,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一年前的金秋十月,同样在这片人文沃土上,“中国心学与世界”学术联盟合作机制在贵州省委、省政府及贵州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卢雍政等领导的亲切关怀与见证下,由国际儒联、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浙江稽山王阳明研究院联合发起并正式启动。这一机制凝聚了全球二十余家顶尖学术机构的力量,包括哈佛燕京学社、威尔士大学汉学院、早稻田大学、首尔大学等国际知名学府,旨在汇聚全球智慧,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中国心学的传承、研究、转化与国际对话。今天,我们在此开启的中德哲学对话与系列研修活动,正是这一重要学术联盟机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关键一步,意义尤为深远。
本次盛会,是深入挖掘中国心学时代价值、回应人类共同精神关切的重要实践。 中国心学,滥觞于先秦,光大于宋明,尤以阳明心学为巅峰。其“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的深邃智慧,不仅塑造了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更以其对主体道德自觉、内在超越与社会实践的深刻洞察,为解决当代人普遍面临的精神困惑、价值迷失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本次盛会,是搭建跨文明对话桥梁、促进中德乃至东西方思想深度交融的创新平台。德国哲学以其严谨的思辨和对“精神”概念的深刻探索闻名于世。当阳明心学的“良知本体”与德国观念论的“绝对精神”相遇,当中国哲学的“万物一体之仁”对话西方理性主义的主体建构,这既是学理的深度碰撞,更是文明的相向而行。我们期待,通过四场精心设计的学术对话,中德双方学者能够超越文化藩篱,在“心”与“精神”的互鉴汇通中,探寻人类精神世界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差异中增进理解,在对话中凝聚共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更为坚实的思想基础。这种高规格、机制化的国际学术交流,正是“中国心学与世界”学术联盟致力推动的核心任务,也是国际儒学联合会长期倡导的文明对话方向。
本次盛会,是探索文化传承创新路径、推动心学智慧融入当代生活的多元展示。我们欣喜地看到,本次活动绝非局限于书斋论道。从“中国心学六艺荟”的揭牌,到“天元围棋全国少儿公开赛”的举办,再到“古琴艺术与中国心学会通”的雅集,无不是将深邃的心学精神,巧妙地融入“礼乐射御书数”的传统“六艺”载体和现代文化体验之中,进行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尝试。特别是“爽心贵阳中国行”中德亲子研学活动,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在行走中亲身感受儒家文化、阳明精神、贵州风情的独特魅力,这种浸润式、体验式的交流,正是文化传播最富生命力、最具感染力的方式,完美呼应了联盟推动“中国心学大众化”和“转化应用”的使命。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共同构成了一个立体呈现中国心学当代价值与活力的盛大舞台。
各位同仁,朋友们!
作为“中国心学与世界”学术联盟合作机制的发起方和本次活动的指导单位,国际儒学联合会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高度赞赏并全力支持贵阳孔学堂作为联盟秘书处所在地所展现出的卓越组织力与开放包容的胸怀。联盟成立虽仅一年,但在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在贵州省、贵阳市各级领导,特别是卢雍政部长的鼎力支持下,各项工作开局良好,稳步推进。今天的盛会,正是联盟机制蓬勃生命力的集中体现。
我们坚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各位专家学者定能畅所欲言,激荡思想,贡献跨越东西的真知灼见。最后,衷心预祝“中国心学与世界”中德哲学对话圆满成功!期待各位嘉宾在爽爽贵阳收获思想的启迪与友谊的芬芳!
让我们携手并进,以心传心,以智启智,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为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和合共生,贡献我们应有的智慧与力量!
心灯永续,大道致远。谢谢大家!
(作者系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海南大学人文学院、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孔学堂学术委员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