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晞讲述虞山琴派与当代古琴传承

2025-08-13 10:13:22 来源 贵阳孔学堂

8月10日9:30,虞山派古琴艺术国家级传承人朱晞为广大爱好者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古琴文化公益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的主题是:回眸五百年——虞山琴派与当代古琴传承。贵州省古琴学会会长吴若杰担任学术主持。

图片

古琴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独特瑰宝,是古代文人士大夫的修养教化之器,也是中国目前唯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传统乐器,古代文人四艺“琴棋书画”中的“琴”就特指古琴。古琴艺术融合了中国古代的文学、哲学、美学、历史等诸多文化精华,是修养身心、教化民风的综合性音乐艺术。

图片

虞山派古琴艺术在整个古琴艺术中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和特殊意义,琴界曾有“天下琴人十之六七皆宗虞山”的说法,并尊其为“古音正宗”。朱晞老师在讲座中详细生动的讲述了虞山琴派的历史渊源和代表人物,深入浅出地说明了虞山琴派独特的琴学理论、艺术风格与审美认知。

朱晞老师谈到虞山派创始人严天池先生在琴界做了三件重要的事:

一、组织了古琴历史上第一个琴社——虞山琴社(琴川社)。

二、编印了《松弦馆琴谱》。

三、批判了当时滥制琴歌的风气。

这三件事对古琴艺术的正本清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图片

朱晞老师还对唐代就已出现的“吴声清婉”与“蜀声燥急”,到宋代的“浙操”、江操”以及明代晚期的“虞山派”和后面陆续出现的其他琴派作了详细的介绍。

朱晞老师提出虞山琴派的“清、微、淡、远”,不仅是一种独特的审美认知与艺术风格,更是一种人生的态度,并谈到了自己习琴多年感悟与体会——“哪怕一滴水珠,一声钟响,都是人生自然走向高远的意境,弹琴弹到你喜悦,才是幸福的源头”;认为古琴的传授不能只是教会弹,还要融入自然之美,并强调了“我们弹琴,重要的不是掌声,而是自我的愉悦,从琴中得到了圆满的滋养”。

图片

在讲座中,朱晞老师的弟子吴重彦和史云龙为现场听众演奏了《山居吟》《醉渔唱晚》等名曲,主持人贵州省古琴学会会长也演奏了自打谱的古曲《瀛州》,获得听众的热烈掌声。

图片

在这场讲座中,朱晞老师还讲述了虞山琴派与贵州的渊源,并特别提到了贵州已故老琴家卫家理先生对传播虞山琴派做出的贡献,最后还强调了古琴艺术在守正创新上应该注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不要用传统僵化现代,也不能用现代异化传统,并希望更多学琴的同道中人能够更加深入古琴艺术的文脉传承,让这个传统文化的瑰宝能真正滋养到更多的人。

图片

最后,朱晞老师的讲座在现场听众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吴若杰/文

  • 编辑: 张益豪
  • 统筹: 侯绍华 李沅栗
  • 编审: 翟 佳 周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