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孔学堂研修】中国古琴界三大流派代表同台演出!“丝桐正心 古韵长存”孔学堂古琴名家音乐会举行

2025-08-18 15:20:26 来源 贵阳孔学堂

8月16日,“丝桐正心 古韵长存”孔学堂古琴名家音乐会在阳明大讲堂举行。中国古琴界三大流派代表——浙派姚门姚公白、广陵派李凤云、蜀派曾河等古琴家同台演出。现场近800名琴友共话琴道、共赏琴音。

图片

音乐会上半场在《华胥引》中拉开帷幕,古琴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香港志莲净院文化部研究员姚公白携两位姚门弟子带来古琴齐奏。《华胥引》出自600年前《神奇秘谱》,描述了黄帝在忧虑治国困难时,一日睡着后梦游华胥国而悟出治国之道。此曲由姚丙炎打谱,琴曲清新活泼,流畅轻快。三位古琴家以高超的技巧把曲调演绎得优美婉转、意境深远,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受。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随后,古琴独奏《楚歌》描绘楚汉相争,乐曲咏叹西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末路悲剧,全曲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琴曲《鹤鸣九皋》描绘鹤鸣的不同状态,曲意幽深、音韵琴雅,具有高古君子风度。《梅花三弄》以梅花脱俗清幽的风致赞美志士高尚的节操,全曲三次出现泛音,清新飘逸,更具对衬的效果。琴埙合奏的《南风歌》由李凤云(琴)、王建欣(埙)演绎,暖意融融的熏风,饱含着世间万物的恩泽,传递出悠悠古韵。香港大学哲学博士、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高级导师、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理事、瀞和琴社副社长张为群弹奏的琴曲《玄默》由姚丙炎打谱,其音恬淡雅静,深契道家“清静无为”的审美境界。

图片
图片
图片

下半场以《暗香》琴箫即兴演奏开场,古琴独奏《明君》通过调式交替与调性转换等手法,表达了汉武帝时期的异人异趣。《鸥鹭忘机》曲调和静,曲意隽永。《阳春》以音色变化、虚实交替的手法描绘春意盎然、生机勃勃之景象。由曾河弹奏的《流水》是蜀派古琴最具代表性的曲目,加入了“大打圆”“小打圆”等技法形成“七十二滚拂流水”,以渐紧的节奏、渐快的速度和渐强的力度丰富加深流水主题。

图片

图片图片

音乐会在姚公白独奏的《大胡笳》中圆满落下帷幕。作为本场音乐会的总导演总策划,姚公白表示,贵州是个旅游胜地,贵阳是阳明心学的诞生地,孔学堂一直以来致力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古琴角度开展过多次演出和学术交流。时隔8个月,再次登上孔学堂的舞台,此次是三大派的琴家代表共同为大家奉献一场音乐会,贵阳观众每次都带来很大的反响,也感谢大家的光临。

图片

历时两个多小时的古琴演奏,令现场琴友如痴如醉。53岁的周小波自学古琴已7年,当得知浙派姚门将再度赴贵阳演出,便难抑激动,特地从铜仁赶来。他表示:“这次古琴音乐会汇聚了众多全国古琴名家,盛会实属难得,对贵州古琴发展大有助益。”

图片

今年刚高考完的左菁雨听完古琴演奏后回味良久,作为对古琴文化特别感兴趣的孔学堂粉丝,她说:“感谢孔学堂这次能给大家提供直面大师的机会,让大家能欣赏到不同风格的古琴演奏,古琴传递出来的那种高远缥缈的氛围对我很有启发。古琴传承千年,历来都是名士必备,作为中国人,我们也要让古琴继续生生不息。”

图片

据了解,古琴艺术与中国心学的会通孔学堂古琴名家工作室学术交流暨演出活动于8月15日正式在孔学堂启幕,包括“心声琴韵——古琴艺术与心性功夫全国名家对话”、“丝桐正心 古韵长存”孔学堂古琴名家音乐会、“孔学堂古琴名家工作室浙派姚门传习所雅集”等系列活动。

舒锐/文 梁超/图

  • 编辑: 张益豪
  • 统筹: 侯绍华 李沅栗
  • 编审: 翟 佳 周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