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绪琴教授讲述浙东事功学派的“理财观”

2025-09-01 15:25:45 来源 贵阳孔学堂

8月30日上午,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绪琴教授在孔学堂作题为“浙东事功学派‘理财’观及其历史意义”的学术讲座,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副教授罗启龙担任本次讲座学术主持人。本次讲座以浙东事功学派的思想家们提出的“理财”的观念为基础,阐述了该学派主张“理财为民”“藏富于民”,提出农工商业结合发展的道路,通过轻赋薄敛、规范市场,实现国与民的“共同富裕”等内容。

图片

讲座伊始,王老师指出“理财”一词的源流及其初始涵义,并阐述了传统儒家对理财对态度:即以义与德为根基,将物质财富归于末位。而后,王老师对浙东事功学派的涵义进行了阐释,指出所谓“事功”当指关乎国计民生诸方面,如治国、法度、经济、理财等。浙东事功学派又分为永嘉学派、永康学派及金华学派,其中以永嘉(温州)人物最多,思想也最为丰富,影响力也最大。

讲座第二部分,王老师详细介绍了浙东事功学派代表人物的理财政策,如周行己提出“铁钱必等与二分之实”。宋代发行的“交子”是世界最早的纸币,而周行己提出的“常居其一”的货币管理之法,可视作世界上最早的“准备金”制度构想。

图片

永嘉学派另一重要代表人物郑伯熊强调丰财宽民,即国家应通过合理政策促进财富增长,减轻民众负担,让百姓安居乐业,进而实现国家财政的稳固。

永嘉学派将理财视为立国的根本前提,其核心逻辑在于:财富是国家治理的物质基础,是推行政策、保障民生、巩固国防的必要条件。这一思想突破了传统儒家的义利观,为宋代财政改革提供了理论合法性。另用康学派强调“财者天下之大命”;金华学派则主张取民有制,养民为本。

讲座第三部分,王老师系统讲述了事功学派与南宋政府的互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南宋模式”,如南宋时出现了全民皆商的情况,从事工商业的户数占城市人口的六分之一到五分之一,这种情形是空前绝后的。而商业的发展,造就了发达的城市经济。王老师指出,南宋的经济总量当时已在世界上以绝对优势领先于各国。且南宋形成了两大“空前绝后”:一是成为世界海洋贸易的中心;二是商税加专卖收益超过了农业收入。

图片

本次讲座,王老师以扎实的文献考据与生动的案例分析,为理解浙东事功学派的政治理念提供了全新视角,彰显了该学派对宋代国家治理的历史贡献。

罗启龙/文


  • 编辑: 张益豪
  • 统筹: 侯绍华 李沅栗
  • 编审: 翟 佳 周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