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小说家熊生庆携新作《逐水船》亮相孔学堂

2025-09-08 11:07:05 来源 贵阳孔学堂

9月6日,贵阳市作协副主席、贵州小说家熊生庆,携其中短篇小说集《逐水船》亮相孔学堂,以“俗世传奇与地域书写”为主题,举办了一场新书分享会,通过文学对话,让读者更深入地感受作品中蕴含的地域文化与人文温度。

图片

分享会现场

活动由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周之江主持,并特别邀请贵州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肖江虹,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徐强,第七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获得者魏思孝,河南文艺出版社传记与历史文化编辑部主任李建新等多位文学界及学术界的嘉宾,共同探讨这部聚焦贵州工业小城与乡镇生活的作品,为读者搭建起文学与地域文化对话的桥梁。

图片

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 周之江

分享会上,熊生庆回溯了《逐水船》的创作历程,他坦言,故事有着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这份对于叙事的执着,源于家族几代人“讲故事传统”——从小听着祖辈、父辈讲述乡土轶闻、市井趣事长大的经历,让他萌生“把更多故事写下来”的念头,他想要的不仅是记录生活的片段,更多会思考故事之外,小说想要抵达的方向。作者还结合《逐水船》的核心篇章,为现场读者开展深度解读,剖析了该短篇小说集的灵感来源和人物塑造过程,分享了创作经验,及对阅读、文学与生活的感悟,为读者带来很多思考。

图片

贵阳市作协副主席、贵州小说家 熊生庆

随后的名家点评环节,文学与学术界的专家学者围绕《逐水船》各抒己见,让现场文学氛围愈发浓厚。作为该部小说集的“伯乐”,李建新先生率先分享了小说集诞生的全过程,并称赞与作者的沟通交流是很愉快的一次经历,作为该部小说集的编辑,他感到很荣幸。魏思孝先生则认为:“作者让自己的生活和写作达到了一种融合的状态,这种真实感让作品十分有力量。”徐强教授逐章分享了读后感后,从叙事技巧等角度分析,认为作品“擅用短句,叙述很简洁、含蓄和节制,传递的三观十分正向。”肖江虹先生则评价:“故事只是传递内在情绪的一个载体,好的小说一定有超越文本的精髓在,《逐水船》这部作品以精准的语言、扎实的文字,将精神层面的东西和地域性在作品中很好地融合,让贵州的地域故事有了超越地域的文学张力。”

图片

贵州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肖江虹

图片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徐强

图片

第七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获得者 魏思孝

图片

河南文艺出版社传记与历史文化编辑部主任 李建新

互动讨论环节,台下的读者们不仅分享了自己的读后感,还围绕文学写作相关问题积极提问,台上嘉宾则耐心倾听,并结合自身经验进行解答,营造了文学交流的良好氛围。作者还在互动环节透露,未来三五年时间将依然以中短篇小说写作为主,但目前有一部长篇小说已在计划中。

图片

读者分享读后感

图片

分享会现场

据悉,《逐水船》于2025年6月正式出版,收录了1994年生于贵州六盘水的青年作家熊生庆2022年至2023年间创作的十篇作品,作者以细腻笔触勾勒出了“三线建设”背景下小人物的人生百态,刻画了“苗刀”传人、孀居女人、空巢老人等鲜活角色,使这些带有传奇色彩的小人物跃然纸上,展现他们在生活磨砺中坚韧蓬勃的生命力,将没落边缘工业城市里的人间烟火呈现在读者眼前,让小人物的故事成为共通的时代与人生经验的注脚。

文/吴宇 图/梁超


  • 编辑: 张益豪
  • 统筹: 侯绍华 李沅栗
  • 编审: 翟 佳 周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