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传统文化,探索心理干预新路径——贵阳孔学堂成功举办生态艺术治疗中国化实践学术讲座

2025-09-15 09:44:45 来源 贵阳孔学堂

2025年9月13日9:30-11:50,一场聚焦生态艺术治疗中国化实践的学术讲座在贵阳孔学堂顺利举办。本次讲座以“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天地人到自然联结”为主题,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督导师严文华博士担任主讲嘉宾,吸引了心理学领域研究者、临床心理治疗师、文化学者及心理健康服务从业者等百余人参与。

图片

作为深耕表达性艺术治疗领域近30年的专家,严文华教授以“理论—文化—实践”为脉络,系统解读生态艺术治疗的核心逻辑与本土化探索。讲座中,严教授首先明确生态艺术治疗的定义:它是生态心理学与艺术治疗的融合产物,通过大自然元素、环境与艺术创作的结合,在专业带领下,帮助个体借助创造性过程改善心理、生理及情绪健康,其核心在于提升“自然联结”水平。为支撑这一概念,严教授进一步梳理了亲自然理论、自然减压理论、注意力恢复理论等学术依据,让听众清晰把握该干预技术的科学内核。

图片

在“本土化实践”环节,严教授将中国传统文化“天地人”体系作为核心切入点,深入阐释“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与生态艺术治疗的内在契合性。她指出,生态艺术治疗的中国化,关键在于唤醒中国人血脉中的传统文化基因,让“天地人共生”的观念与现代心理健康框架整合,形成更适配本土群体的干预模式。同时,严教授通过案例分享,展示了本土化实践的具体路径:无论是结合节气、中医、中国画、香道、茶道等文化元素设计工作坊,还是在中华艺术宫、浦东美术馆、上海图书馆等公共场馆开展“展览+艺术治疗”活动,均遵循“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行动研究思路,既普及了艺术治疗知识,又切实提升了参与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此外,严教授还针对“如何利用生态艺术治疗提高心身健康”给出具体方法,包括提升自然联结水平、开展大自然五感疗愈、推行正念行走联合艺术治疗、组织森林浴等,为现场实务工作者提供了可落地的操作方案,并带领大家体验借助自然植物元素开展的正念冥想与生态艺术治疗相结合身心放松舒缓技术。

图片

互动环节中,参会者围绕“生态艺术治疗在贵阳本地的落地操作”“生态艺术治疗在应对中国卷文化、原生家庭创伤”等议题积极提问,严教授结合自身研究与实践经验逐一回应,现场交流氛围热烈。“这场讲座让我看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心理学结合的可能性,严教授分享的公共场馆实践案例,为我们后续开展课堂、场馆、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提供了新灵感。”一位来自基层医疗机构的参会者表示。

本次讲座由贵阳孔学堂主办,不仅为心理学界与文化界搭建了跨领域交流平台,更推动了“心理学本土化”议题的深入探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聚焦“文化赋能心理健康”主题,举办更多高质量学术活动,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心理服务领域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宋超/文


  • 编辑: 张益豪
  • 统筹: 侯绍华 李沅栗
  • 编审: 翟 佳 周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