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轶飞副教授讲述《1793:历史转折之年》

2025-09-29 10:12:00 来源 贵阳孔学堂

9月27日早上9:30孔学堂邀请河北医科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孙轶飞副教授讲学。本次讲座的主题是《1793:历史转折之年》,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副教授罗启龙担任本次讲座学术主持人。讲座中,孙轶飞老师以1793年为线索对亚欧美各国展开论述。

3d1d388e6e7988790ea328c7890c4b4b.png

c4d3afdf2e04beacb1595d4d7597a653.png

讲座伊始,孙轶飞老师介绍到1793年为我国历史时期清高宗乾隆五十八年,为我历史上极为富庶时期,在此背景下,内务府大臣金色简择《四库全书》罕见书籍,编成《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创制木活字25万余个,撰成《武英殿聚珍版程式》,成为中国活字印刷史上的重要文献。而乾隆时期的和珅的财富更印证了乾隆时期的繁荣。之后,孙老师着重介绍了福康安,而福康安做了一件影响深远的事。1791年,廓尔喀(今尼泊尔)因与西藏盐税银钱纠纷与白教活佛夏玛巴唆使,军队入侵西藏。

图片

1792年(清乾隆五十七年),乾隆命清朝大将军福康安同参赞大臣海兰察率领清兵支援当地藏兵,将廓尔喀军队驱返喜马拉雅山南麓。1793年,清政府汇编成《新订西藏章程二十九条》,并翻译成藏文。对西藏的宗教事务、外事、军事、行政和司法做出了详细的规定。而这件事直接影响了乾隆对马戛尔尼使团的态度。

也正是1793年,乔治·马戛尔尼于率英国使团访华,这是英国首个官方使团对中国的访问。此次访问以中英礼仪争议和通商谈判为核心,最终因双方立场分歧导致谈判破裂。

图片

讲座的第二部分,孙老师首先介绍了英国-普鲁士联盟与法国-奥地利联盟之间发生的“七年战争”,该战争从1756年至1763年延续了7年,战场遍及欧洲、美洲、亚洲、非洲等全球各地,堪称人类史上第一场全球范围的世界大战,该战争深刻影响了欧洲局势,并在1792年2月7日奥地利与普鲁士为遏制法国大革命影响而缔结的奥普军事同盟。该同盟后发展为第一次反法联盟战争。而普鲁士在1793年俄罗斯帝国签订了第二次瓜分波兰条约。而反法联盟战争的主要大背景是源于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到1793年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孙老师于此介绍了“断头台”的来源,并介绍了与断头台发明与改良有关的几位医生——吉约坦、桑松四世与皮内尔医生,随后亦介绍了法国被送上断头台的天才化学家拉瓦锡和路易十六的王后安托瓦内特和她的“人痘接种法”。而正是在反法战争的过程中,出现了一次著名的战役——土伦战役,此次战役拿破仑开始崛起。也在1793年,法国艺术史上出现了两位重要人物——雅克-路易·大卫与杜莎夫人。

图片

也正是在1793年春,先后载有2000多名法国殖民者及其奴隶的商船,逃离血腥狼藉的海地岛,驶向当时美国的首都——费城。1793年美国经历了黄热病大瘟疫,导致约5000人死亡,成千上万的人逃离费城,城市功能瘫痪数月。随后,孙老师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欧洲人抢奴隶与传染病之间的关联,并介绍了奴隶制在美国的形成与消亡。也正是因黄热病,使得美国政府进一步加大权利以及拿破仑将路易斯安那州贱卖于美国。

图片

讲座的最后一部分,孙老师介绍了英国如何逐渐掌控印度次大陆,而前述的廓尔喀之役,为乾隆皇帝“十全武功”的收官力作,清军击败对方并将其收为稳定藩属。此役期间,英国曾派克尔帕特里克使团前往廓尔喀,企图就支援之事与廓谈判,但还未到廓,廓已不支,投降清朝。也正因此,导致乾隆对马夏尔尼使团态度大变。后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发现马戛尔尼的宝藏。而封印这些宝物的,正是讲座开篇所提到的金简。

最后,孙轶飞老师就听众关于讲座的相关问题作了解答。

罗启龙/文

  • 编辑: 张益豪
  • 统筹: 侯绍华 李沅栗
  • 编审: 翟 佳 周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