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报名|孔学堂秋季论辩大会

2025-10-15 10:08:08 来源 贵阳孔学堂

各位市民朋友:

“孔学堂四季论辩大会”自2015 年起每年定期举办,由国际儒学联合会、光明日报社及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联合主办,光明网协办。论辩大会汇聚海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当下社会热点话题,聚焦理论前沿和现实诉求,以中国传统文化视角展开跨学科、跨领域、多角度融合交流的话题探讨和观点思辩,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本次秋季论辩大会以“中西文明互鉴视域的德性之辩”为题,旨在超越中西文明二元对立,搭建高端对话平台。预期达成四重效果:于学者,深化对“仁”与“正义”等核心概念的互鉴理解,催生新思想;于学术,推动中国传统德性论的现代转化与国际表达;于公众,启迪民心,增强文化自信,为青年提供精神指引;于时代,为“和而不同”的文明共处提供范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深层伦理资源。最终实现从观点之“辩”到真理之“辨”,进而引发认知之“变”的升华。  

活动当天到场的朋友可参与幸运抽奖,将有机会获得孔学堂阳明文创大礼包!敬请关注、参与和传播。

一、论辩主题  

中西文明互鉴视域的德性之辩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

时间:2025年10月18日(星期六)9:30-11:30

地点:明伦堂明德厅

三、特邀嘉宾  

(一)学术主持人1名

图片

邓安庆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文科资深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全球伦理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西方伦理学研究所所长,《黑格尔著作集》(20卷理论著作版)常务副主编、《伦理学术》丛刊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德国古典哲学、第一哲学、实践哲学、价值哲学等。著有《谢林》《叔本华》《施莱尔马赫》《美的欣赏与创造》《康德黑格尔哲学在中国》《启蒙伦理与现代社会的公序良俗:德国古典哲学的道德事业之重审》《道义实存论伦理学》《古典实践哲学与德性伦理》《启蒙伦理与功利主义》等,主编有《西方道德哲学通史》(10卷本),译有《伽达默尔集》,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赫费《作为现代化之代价的道德》,谢林《论人类自由的本质及其相关对象的哲学研究》《布鲁诺对话:论事物的神性原理与本性原理》,施莱尔马赫《论宗教》,司徒博《环境与发展:一种社会伦理学的考量》等。

(二)论辩嘉宾3名

图片

陈乔见  1979年生,云南陆良人,哲学博士,牛津大学访问学者,现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政治哲学学科负责人,中山大学东西哲学与文明互鉴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目前学术兼职有中华孔子学会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华朱子学会理事,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主要是先秦诸子与宋明理学)、中国传统伦理与政治思想史、比较伦理学与比较政治哲学。研究进路一是从观念史与谱系学的视角梳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与政治思想史,一是在现代伦理学与政治哲学的理论与问题视域下,重构中国中国传统伦理学与政治哲学。出版著作有《公私辨:历史衍化与现代诠释》(三联书店2013)、《义的谱系——中国古代的正义与公共传统》(商务印书馆2023)和《闲先贤之道》(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三项,著作曾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社科院胡绳青年学术奖提名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图片

赵琦 宗教学博士。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伦理学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伦理学会、上海市伦理学会理事。复旦大学与意大利萨雷西亚大学(Università Pontificia Salesiana)联合培养博士,美国圣路易斯大学(Saint Louis University)博士后。主攻西欧中世纪与古典哲学、伦理学,中西比较哲学。专著曾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个人入选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并获得上海社科新人等荣誉称号。已经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项,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托马斯·阿奎那德性伦理学研究”。代表作有论文《友谊与共同体:论亚里士多德友谊理论中的共同体观念》,《论阿奎那德性伦理学对古典德性论的扬弃》,Love and the Sustainability of Human Being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onfucianism and Thomism等,以及著作《共同体、个体与友善》等。

图片

韩玉胜  南京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青年成果奖)、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江苏省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长期从事伦理学研究,尤其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理论与当代价值、中西伦理对话研究。出版学术专著1部、译著1部,在《哲学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各类项目共计8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中宣部马工程重点教材《伦理学》、教育部马工程教材《中国伦理思想史》修订,编写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论》(副主编),主持中国大学慕课在线开放课程《儒家伦理》。

(三)对谈学术主持1名

图片

唐应龙,哲学博士,贵州师范大学教授,贵州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地方实践推动高端智库研究员。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国家艺术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硕士博士论文评审专家。主持国家、教育部等课题10多项;在《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开创并主持名家访谈、礼乐中国等专栏;在《光明日报》《文艺报》《音乐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等报刊发表学术文章60多篇。主要研究文化哲学、乡村文旅等。

四、报名通道

1.微信报名:长按识别二维码报名;

图片

2.现场报名:贵阳孔学堂研修部研修管理科;

3.电话报名:0851-86981587

4.报名时间:10月13日——10月17日

(电话及现场报名时间为工作日上午:09:30—12:00,下午:13:30—16:30)

温馨提示:

1.报名成功的听众如遇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参与,请及时在微信后台取消报名(格式为姓名+取消+活动日期,如张三+取消+4月26日)。‌

2.请提前15分钟签到入场,活动现场请遵守秩序,手机调至静音,尊重发言嘉宾。

更多资讯:敬请关注“贵阳孔学堂”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资讯。

  • 编辑: 张益豪
  • 统筹: 侯绍华 李沅栗
  • 编审: 翟 佳 周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