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七届执行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厦门筼筜书院召开。会议深入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总结第七届国际儒学联合会一年来的工作,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孙春兰主持会议并讲话,理事长福田康夫发表书面致辞。来自中国、韩国、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伊朗、印度、印度尼西亚、埃及、摩洛哥、塞舌尔、冰岛、丹麦、法国、希腊、阿根廷、巴西等17个国家的41名执委出席会议。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彦应邀出席会议,厦门市市长伍斌应邀出席会议并致辞。

孙春兰表示,厦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先行实践地,筼筜湖综合治理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发端。国际儒学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在厦门召开此次会议具有特殊意义。一年来,在中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会员、理事、顾问和各常设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国际儒学联合会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展现了事业蓬勃发展的生动气象。

孙春兰指出,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一系列重大全球倡议愈发彰显历史远见和时代价值。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儒学及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意义,期待加强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文化文明的力量。
孙春兰强调,要深刻认识传承弘扬儒学等优秀传统文化和开展文明对话的重要意义,共同肩负起崇高的文化使命。要深入落实“第二个结合”,广泛凝聚各国学者力量,在学术研究中聚焦实践应用,回应现实关切,产出高品质学术成果。要持续拓展国际人文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和合文明论坛、儒伊文明对话会等品牌论坛的国际影响力,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友好交流。要认真做好儒学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创新推动传播普及,促进以文化人。要树立“国际儒联+妇女”理念,面向各国妇女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要积极把握“十五五”规划契机,进一步谋划各项工作,加快会员发展,建强常设机构,拓展研修(研究)基地,打造战略合作体系,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新贡献。
国际儒学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郝平报告了第七届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以来的主要工作和下步考虑。执行委员会经过认真讨论,审议通过了《国际儒学联合会工作报告》。

塞舌尔前副总统文森特·梅里顿、泰国前副总理披尼·扎禄颂巴、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前副议长翁诗杰等参会执委逐一发言。大家表示高度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肯定国际儒学联合会一年来的工作,并结合工作实际和所在国家(地区)情况,对国际儒学联合会的建设发展提出意见建议。

国际儒学联合会秘书处、各委员会和研究(研修)基地有关人员列席会议。会前,全体参会执委合影留念。

国际儒学联合会成立于1994年,是中国成立最早的国际性社会组织之一,旨在研究、传承儒学及其他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推动儒学在世界的传播和实践,开展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具有学术性、国际性、民间性、专业性等特点。截至目前,拥有近千个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覆盖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根据《国际儒学联合会章程》,国际儒学联合会执行委员会是会员大会、理事会的执行机构,由会长、理事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副理事长和部分理事代表、秘书长、副秘书长、各委员会主任组成。执行委员会会议每年召开一次。
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作为执委会单位参会,汇报了去年以来孔学堂“中华文化国际研修园”基地建设工作。在国际儒学联合会长期关心指导下,贵阳孔学堂进一步深化了与国内外高校、学术机构的合作交流,以聚焦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交流平台为目标,持续推出更多“两创”标志性成果,教化品牌持续深化,文化浸润更加广泛;研修品牌创新发展,学术交流不断拓展;传播体系双向发力,内外影响稳步增强;文旅融合扎实推进,产业效能逐步显现;国际交流持续深化,平台建设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