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亿年沧海到今日青山,《贵阳历史文化从书》第五讲带你读懂“脚下”的贵阳!

2025-10-22 10:05:17 来源 贵阳孔学堂

10月19日,由中共贵阳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文化贵阳”全民阅读推广活动暨《贵阳历史文化丛书》系列讲座第五讲在贵阳孔学堂举办。

图片1.png

贵州省地质调查院正高级工程师、地质科普专家陈明华,以“山海沧桑——贵阳的地质演变与人文景观”为题,从“地球的岩石密码、贵阳六次海陆变迁、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与影响、地质资源与人文景观”四个方面,为现场听众带来一场穿越亿万年时空的地质与人文之旅,以生动详实的科学叙事,揭示了贵阳地质演化的壮阔历程,并深刻阐述了地质文化在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图片2.png

讲座伊始,陈明华通过一系列精美的地质示意图和各类景观及化石等照片,带领听众穿越时空,回到数亿年前的贵阳。他详细介绍了构成贵阳大地的主要岩石类型——沉积碳酸盐岩,及其在漫长地质年代中经历的六次重大海陆变迁。

图片3.png

陈明华指出,贵阳并非自古便是山地,约8亿年以来,这片土地曾多次淹没于海洋之中,孕育了丰富的古生物群落,如珊瑚、腕足、鱼类等,直至约2亿年前才最终抬升为陆地。

他深入浅出地解析了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动力学机制——构造运动与风化侵蚀共同雕琢出“地无三尺平”的独特景观,并指出这一曾制约交通发展的地貌,反而成为保护本土生态与传统文化的天然屏障,如今已转化为宝贵的旅游资源。

讲座还系统梳理了贵阳因地质运动蕴藏的磷、铝土、煤等丰富矿藏,回顾了几代地质勘探者的艰辛足迹与贡献。陈教授巧妙运用“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贵州有没有恐龙”等趣味命题,将深奥的地质知识转化为引人入胜的科普内容,现场互动热烈,掌声不断。

图片4.png

在总结地质文化的当代价值时,陈教授认为脚下的土地不仅是科学探索,更是构建文化认同与生态意识的重要途径。地质历史中蕴含的“变迁与适应”“资源与可持续”等核心主题,为我们今天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提供了深刻启示。这场讲座不仅普及了地球科学知识,更激发了公众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考,为贵阳的绿色未来注入了新的思想动力。

据了解,“文化贵阳”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将持续邀请《贵阳历史文化丛书》各分册主编及知名学者开讲,带领市民深入阅读贵阳。系列活动第六期将于10月25日在孔学堂举行,届时将以《诗话筑城》为主题,从文学视角解码城市人文基因。系列活动正通过“一本书揭秘贵阳厚重历史”的深度解读,助力打造“爱阅之城”,持续擦亮“书香贵阳”的文化品牌。

  • 编辑: 张益豪
  • 统筹: 侯绍华 李沅栗
  • 编审: 翟   佳 周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