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凡教授孔学堂主讲“如何理解人工智能创新的理论与现实”

2025-10-27 10:42:37 来源 贵阳孔学堂

10月25日9:30,孔学堂邀请国家重点学科--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985工程”科技与社会(STS)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首席教授、东北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凡教授讲学,主题为“如何理解人工智能创新的理论与现实”。贵州师范大学数字人文学院教师黎鸣博士担任本次讲座学术主持。

图片

首先,陈凡教授论述了中国关于人工智能创新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即马克思科技创新思想是中国关于人工智能创新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中国关于人工智能创新重要论述的历史脉络与中国共产党关注科技创新的优良传统密切相关,是对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继承丰富、完善创新。我国近年来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是人工智能创新重要论述的现实基础。

其次,陈凡教授分析了中国关于人工智能创新重要论述的理论逻辑,是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提出了我国人工智能创新的顶层设计、体制保障、人才支撑、创新环境以及根本目标,为我国人工智创新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

图片

再次,陈凡教授论述了中国关于人工智能创新重要论述的方法论是五个坚持,即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工智能创新的正确领导,坚持人工智能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相结合,坚持追踪世界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与改造传统产业相结合,坚持人工智能理论创新与应用创新相结合,坚持人工智能持续创新与风险治理相结合。

最后,陈凡教授认为人工智能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机遇与挑战,人工智能时代AI创新也需要对其进行哲学审视。

陈凡教授总结本次讲座时说,中国关于人工智能创新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理论逻辑和方法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必须长期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丰富发展。人工智能创新将带来更多新领域、新赛道、新模式、新业态,并产生全新的科技伦理以及风险治理问题,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人工智能时代AI创新的哲学审视,既需要我们对人工智能创新的若干负面价值警钟长鸣,同时加强三重维度的AI治理,建构AI时代的“人文话语体系”。

图片

在交流互动环节,陈凡教授解答了听众提出的关于人工智能方面的相关问题。本次讲座引起了广大听众的强烈共鸣,深受好评。

黎鸣/文

  • 编辑: 张益豪
  • 统筹: 侯绍华 李沅栗
  • 编审: 翟   佳 周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