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 心学寻源!15国汉学青年学者孔学堂初体验

发布时间:2024-07-09 11:36   来源:贵阳孔学堂

7月7日,“知行合一·心学寻源”贵州行——国际儒学联合会2024汉学青年学者研习营在贵阳孔学堂正式开营,来自欧洲、北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5大洲15个国家的22名汉学青年学者在此开启了初体验。

图片

当天上午,阳明心学研究专家、龙冈书院名誉院长、教授汪建初为营员们带来专题讲座《王阳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巧妙地将王阳明波澜壮阔的一生与阳明心学的精髓相融合,阐述了其如何将儒、道、释三家文化精髓融会贯通,构建了影响深远的阳明心学体系,同时也塑造了一位立体而多彩的历史人物形象。营员们凝神倾听,时而低头记录,时而沉思冥想,力求捕捉每一丝智慧的光芒。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午后,阳光斑驳,营员们踏入孔学堂殿堂,开始了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在“此心光明”的石刻前,他们留下了集体印记,随后漫步至艺文馆,沉浸在孔学堂馆藏2024年(甲辰)迎春书画展的墨香与画意之中,感受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步入孔学堂主体区域,9.28米高的的孔子像映入眼帘,营员们虔诚地行回礼之仪,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来到礼仪广场,讲解员认真为营员们介绍孔学堂与孔庙的区别,并向大家介绍了孔学堂“教化、研修、传播”三大功能。

图片
图片
图片

步入大成殿,一场庄重的致敬仪式缓缓展开,营员们身着传统墨色服饰,以古礼向孔子致以崇高的敬意,学习了解中国古代礼仪文化,双手移至胸前,左右手手掌平行叠放,掌心朝内,在讲解员的示范下,大家一起三拜向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行大揖礼,表达对先师的敬仰。随后,大家依拿鲜花次次行礼,致敬先贤。“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在众人齐颂中国古代儒家经典《礼记》中的《礼运大同篇》声中,仪式落下尾声。

图片
图片
图片

阳明馆是汉学营贵州行的重点之一,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详细地了解了王阳明“立德”“立言”“立功”真三不朽的人生,从“五岁说话”“立志圣贤”“贬至贵州”“龙场悟道”等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中细数王阳明生平事迹,在介绍到“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句经典背后的故事时,参观的营员们热烈讨论,感慨良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茶香袅袅中,“大成心境”茶文化体验教学环节让营员们体验了茶文化的独特韵味。在讲解员的解释中,营员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茶艺师行云流水的动作观看,经过“温杯洁具”“喜闻幽香”“悬壶高冲”“细啜慢品”等环节,大家一起品饮了“贵州三大名茶之一”都匀毛尖茶和“中国名茶之乡”所产的遵义红茶,在茶香袅袅中,感受茶之纯粹,感叹中华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图片
图片
图片

来自越南的阮秋琼、苏丹的吴刚以及加拿大的陆奇周等营员,纷纷表达了对孔学堂及此次活动的喜爱与感慨。他们被孔学堂的古典美、孔子像的庄严以及阳明心学的深邃所打动,更在品茶、行礼中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远影响。

图片

接下来,营员们还将前往修文龙场,开启心学寻源,参观阳明文化园、王阳明纪念馆、阳明洞遗迹、龙冈书院、玩易窝,全面了解阳明先生“少年立志、青年勤学、盛年悟道、中年立功、晚年立言”的波澜一生,现场感受阳明先生被贬龙场的真实处境。同时,将前往阳明遗址、天生桥、三人坟等地游览徒步,追寻圣人足迹。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舒锐/文

  • 编辑:毛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