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由贵州大学文学院主办、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高等研究院协办的第十一届“新子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贵阳孔学堂启幕。
来自国内外的各大高校科研机构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将围绕诸子学及“新子学”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通过主旨发言、大会报告、分组讨论及总汇报等环节,分享研究成果,碰撞思想火花。
贵州大学副校长王锦荣,贵州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李开学,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肖立斌分别致辞。
王锦荣在致辞中就“新子学”在当下研究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释。他介绍,诸子百家之学是中国文化的源头,诸子典籍承载着古圣先贤的思想与智慧。“新子学”是子学为适应当今新的时代背景而发展出的新形态,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新子学”不仅为中国学术文化转型提供了一条出路,而且深切契合时代精神,对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李开学在致辞中介绍了贵州大学文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及文化传承方面的显著成就。他表示,贵州大学文学院将始终致力于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开幕式上,肖立斌以同一个主题、同一个花溪、同一个世界为脉络,开启了通往“新子学”学术殿堂的大门。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端平台,贵阳孔学堂的目标是力争打造国学版的“天猫平台”、国学版的“西南联大”、国学版的“天使投资”。贵阳孔学堂诚邀与会专家学者入驻研修,从中发现一个历史的贵州、一个现代的贵州、一个美丽的贵州、一个充满活力与希望的贵州。
据了解,华东师范大学方勇教授是“新子学”这一学术理念的提出者和深耕者。“新子学”提倡关注社会现实、面向未来、重构中华文化,发扬“子学精神”。在方勇教授的带领下,“新子学”研究已经取得相当丰硕的成果,成为学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不仅得到了国内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也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关注。
记者 舒锐/文 杨才江/图
2024-07-22
2024-07-12
2024-07-12
2024-07-09